简介 在线材或管材等钢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,氧化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特别是钢铁在高温热轧的过程中。氧化层是由于钢材在空气中氧化而在表面上形成的。在进一步加工之前必须将其去除。而氧化层的成分主要由工艺,气氛,温度,以及材料本身特性所决定。 如果对氧化层处理不当,其可能会导致表面粗糙,涂层附着力差,以及机械能力降低等缺陷。为了保持产品质量,在将线材拉至成最终尺寸之前必须去除氧化层。去除氧化层通常需要通过化学,打磨或机械去除,例如酸洗,喷丸或刷涂。氧化层的去除可以确保钢铁本身表面更加光滑,更好的导电性,以及提高产品的一致性。因此了解氧化层的形成机理以及后续去除是维持产品质量,性能的关键因素。 掠入射X射线衍射(GIXRD)是一种非破坏性的表征手段,可以帮助研究钢铁表面氧化层的形成机理。其使用很小的X射线入射角,可以识别以及分析钢铁表面的薄氧化层,可以提供氧化层结晶相的详细信息。 本报告的目标是通过GIXRD研究钢铁线材的氧化层成分。 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,使用安东帕自动多功能粉末衍射仪XRDynamic500对钢铁线材(由钢和表面氧化层组成)以1°至5°之间的固定入射角(ω进行掠入射XRD测试。该仪器配备Primux3000X射线源,平行光镜,及Pixos200硅探测器。使Co靶(λ=1.79Å)避免含铁样品产生的荧光信号。 结果与讨论 由于钢在加工阶段暴露于空气以及高温环境当中时会发生氧化,钢表面会形成氧化层。下图显示了铁素体(Fe),磁铁矿(Fe3O4),赤铁矿(Fe2O3以及方铁矿(FeO的晶体结构,后三种为加工阶段易形成的铁氧化物。 首先进行常规XRD联动扫描,X射线拥有较大的样品穿透深度,随后在GIXRD测试中,逐渐将入射角(ω从5°减少至1°,从而减小X射线对样品的穿透深度。通过最小的入射角以及最小的穿透深度,可以测量样品最外层的氧化层部分。 下图是GIXRD以及常规XRD衍射图谱,其中主要的衍射峰均标记其对应的相。正如预期的那样,由于X射线很容易穿透氧化层,因此在常规XRD扫描中可以识别出铁素体,方铁矿,赤铁矿,以及磁铁矿。使用相对较大的入射角5°进行GIXRD,可以看到铁素体的峰强显著降低,而方铁矿,磁铁矿以及赤铁矿的强度增加。 当降低入射角至4°与3°时,赤铁矿峰强度基本不变,方铁矿与磁铁矿的强度略有下降,同时铁素体的峰强继续下降。在2°入射角下,赤铁矿的强度降低。在最低1°入射角下,铁素体在52.4°, 77.3° 和99.7°2θ附近的110, 200和211峰几乎不可见,磁铁矿的强度比常规XRD测试结果更低,而赤铁矿的强度则比标准XRD结果强度更高。这些结果验证了,在线材内部的主要相为铁素体,逐渐向表面移动,铁素体含量减少,而方铁矿和磁铁矿的含量逐渐增加。而氧化层的最外层则主要由方铁矿和赤铁矿组成。 总结 使用安东帕自动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XRDynamic500进行GIXR 测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钢铁生产中所产生的氧化层。对氧化层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在未来优化热处理工艺。并可以显著提高未来钢铁产品的整体质量,耐用性及性能。 产品介绍 XRDynamic500能以更高效率推动更佳的XRD数据质量。尽享囊括各种应用的多功能平台所带来的优势,为粉末XRD、非环境XRD、PDF分析、SAXS等提供更佳解决方案。使用便捷,具有全自动校准程序,在更大限度减少误差的同时快速收集高质量的XRD数据。 产品优势 更好的数据质量:超高的分辨率/信噪比 TruBeam™理念:更大的测角半径,真空光路 更高程度自动化:X射线光学和光束几何自动更改 全自动校准:更加便捷
相关资讯
设备展示
华锐捷服务项目
最新文章排行
- IPS电化学新一代RRDE旋转环盘电极助力ORR/OER/HER
- 自动化VS手动,ELISA工作流程大比拼!
- 汉斯琥珀|全国供水首创!HUBER水平转鼓格栅成功击破郑州航空港区藻类难题
- 安东帕|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聚合物的结晶度
- 创新科技、全能模块、瑞士品质 | 梅特勒托利多引领热分析标准
- 物理吸附|BET方程的前提和假设有哪些?
- 克吕士:应用|植物叶片表面能的测定
- Fluent液体处理工作站在质粒构建平台PlasmidMaker中的应用
- 设计界奥斯卡加冕|LitesizerDIA500荣膺2025iF设计奖,重新定义仪器美学
- FNC125R纳米系统:解锁精准医疗新未来,赋能科研创新加速度!